觉醒年代观后感3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觉醒年代观后感1
人们都说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内容很精彩,拥有很高的评价 。
今年暑假,我利用空余时间看了这部电视剧,感慨颇多。
“觉醒年代”这四个字最简洁的解释就是,这个时代觉醒了,这个时代的人民觉醒了。
在这里,我特别喜欢守常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让暴风雨再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李大钊,他是第一个觉醒的,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同意将山东转给日本时,许多革命者都自甘堕落了,比如郭心刚自己病死的了,比如陈独秀,虽然一直在写文,但精神大不如以前了,只有李大钊还保留着那一份坚韧,那分顽强,那一份革命者的精神 。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延年和乔年,他们的独立让我佩服。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陈延年踏着血水走过来,他的眼神中有一股坚定,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
九十四年前,陈延年被押赴刑场,敌人令他跪下,他宁死不跪,并大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他这一声高喊激怒了挥刀者,并将其乱刀砍死,时年仅29岁。
觉醒的青春,觉醒的青年人,毛泽东,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青年,也在众多革命者的刺激下觉醒了。
谁能想到,他竟然成为了我们未来的领路人。
觉醒年代观后感2
《觉醒年代》讲述了革命人士找到的冲破旧思想的罗网,看一场有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而后来的五四运动证实了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这部电影从另一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由纪律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一个奋斗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侧面也让我体会到中华民族探索求知的精神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他曾经是清朝秀才,后来参加了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192021,在上海出版《青年》,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在五四运动间,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思想。他提倡民主与科学,还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的英文译音,是德摩克拉西,科学的英文译音,是赛因斯)。他曾经说过:“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之脑神经十之九焉。”在他看来,青年,不是有多小的年龄或有多光滑的面容,皮囊上那死气沉沉的灵魂,在于内在的思想是否“新鲜活泼”。青年应是洗涤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青年,于个人,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那初升的太阳;青年,与社会,是叶与根那息息相通的脉搏;青年,于时代,是对国家的责任与牵挂。
觉醒年代观后感3
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寒假,我观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使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无穷。
《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所处的那段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着就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